7月21日,綿陽至遂寧至內江鐵路綿陽至遂寧段(以下簡稱“綿遂內鐵路綿遂段”)改坂灣1號隧道施工現場,機械轟鳴聲不絕于耳,數十名工人正在緊張作業(yè),挖掘機、渣土車等工程車輛往來穿梭,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。隨著一車車渣土運出隧道,改坂灣1號隧道順利貫通,成為全線首座貫通的隧道,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重要突破。
該隧道全長177米,寬12.9米,高12.5米,最大埋置深度約32米,屬于淺埋隧道。
雖然長度不長,但施工難度卻不小。據綿遂內鐵路綿遂段改坂灣1號隧道現場施工負責人梁云文介紹,該隧道全隧均為Ⅴ級圍巖,穿越危巖落石、緩傾軟質巖層等不良地質,洞頂還涉及天然氣管道和輸電鐵塔,施工面臨嚴峻挑戰(zhàn)。
“為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,我們采用了包括液壓自行式仰拱棧橋、濕噴機械手、智能二次襯砌臺車等多項先進技術和設備。”梁云文說,通過綿遂內鐵路公司的科學統(tǒng)籌,施工方嚴格執(zhí)行管超前、嚴注漿、短進尺、強支護、早封閉、勤量測的施工方案,嚴控沉降變形,確保管道、鐵塔及隧道安全,最終成功克服了地質條件復雜、周邊環(huán)境敏感等困難,實現了安全質量“零隱患”的目標。
面對近期持續(xù)高溫天氣,施工方也采取了相應措施。 “我們合理安排施工時間,避開高溫時段,同時增加人員和設備投入,確保工程進度不受影響。”梁云文表示,目前,施工團隊正在進行中下臺階開挖、仰拱二襯等后續(xù)工作,為即將展開的箱梁架設做好準備。
綿遂內鐵路綿遂段由蜀道鐵路投資集團主導投資建設,起于綿陽市涪城區(qū),途經三臺縣、射洪市,至遂寧市船山區(qū),正線全長136.21公里,設計速度為250公里/小時。
該鐵路建成后,將結束三臺縣、射洪市長達半個世紀的“地無寸鐵”歷史,惠及沿線200萬群眾出行,同時將進一步完善成都、綿陽、遂寧半小時通勤圈,大幅提升沿線群眾出行便利性,對促進沿線區(qū)域社會經濟發(fā)展、推動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隨著首座隧道的順利貫通,綿遂內鐵路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,為后續(xù)工程推進奠定了良好基礎,這條交通大動脈的加速延伸指日可待。
(涪江觀察記者 唐甜 唐云峰 王勇 辜宇琪 文/圖)